集成端侧AI的可穿戴多模态生理参数采集设备是脑机接口家用的未来?

财经五连发 2025-11-07 39834人围观

集成端侧AI的可穿戴多模态生理参数

采集设备系统概述

随着对实时生理监测与人机交互需求的增长,传统可穿戴设备在多模态同步采集端侧智能处理方面存在不足。BioGAP-Ultra 应运而生,作为一个模块化、低功耗、支持边缘AI的可穿戴多模态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,其在原有 BioGAP 基础上显著扩展了存储容量、无线带宽、信号通道数与模态种类。系统支持 EEG、EMG、ECG、PPG、加速度、QVAR 和音频信号的同步采集,并集成了 GAP9 处理器与 nRF5340 通信模块,具备强大的端侧AI推理能力。如图1所示,系统已成功集成于三种可穿戴形态中:EEG-PPG 头带(32.8 mW)、EMG 臂带(26.7 mW) 和 ECG-PPG 胸带(9.3 mW),展现了其在真实场景下的适用性与灵活性。

aa63c484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1:系统形态因子与集成示意图

图1左上角为一个人体素描,示意了三种设备(头带、胸带、臂带)在身体上的佩戴位置,直观展示了系统的可穿戴性与多部位监测理念。

右侧分为三个部分:图1A头带:展示了集成有BioGAP-Ultra主板和ExG传感板的纺织品头带。它配备了16个SoftPulse干脑电(EEG)主动电极,并可同时在耳垂连接一个紧凑的光电容积描记(PPG)传感板,实现了脑活动与心血管信号的同步采集。图1B胸带:展示了集成在胸带中的平台,使用扁平干电极进行心电图(ECG)测量,形态舒适隐蔽。图1C臂带:展示了平台与EMG传感板集成于一个纺织臂套内,在前臂布置了12通道、在上臂布置了4通道的扁平全干EMG电极,用于监测复杂的肌肉活动。

HUIYING

系统设计关键

BioGAP-Ultra 的设计核心在于其模块化硬件架构、实时软件栈与高效边缘AI算法。硬件上,主板集成 GAP9 SoC 与 nRF5340 BLE模块,支持多路传感器扩展与精确电源管理图2、图3、图4);软件方面,基于 Zephyr RTOS 的固件支持数据流与边缘AI两种模式,Android 应用提供实时可视化与配置界面(图5);算法上,系统利用 GAP9 的神经网络加速器实现实时 FFT 与 CNN 推理,如图6所示的 SSVEP 频率分析即为典型边缘AI任务。

aaacbdec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2:主板实物图

图3:主板系统框图

图3以框图形式描绘了主板的系统架构和数据/控制流。核心组件:清晰地标出了两个SoC(GAP9和nRF5340)、PMIC、各类存储器(PSRAM, Flash)、IMU和麦克风。互连总线:展示了连接这些组件的共享总线(如I2C, SPI)和专用接口(如Octal-SPI, MIPI CSI-2),说明了系统内部如何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。控制逻辑:显示了nRF5340如何通过开关(TMUX)控制GAP9的IO隔离,以实现灵活的功耗管理。

aad41e1e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4:电源管理框图

图4详细阐述了主板的电源管理架构。核心:MAX77654 PMIC,它从电池或USB取电,通过SIMO架构生成多个可编程电压轨。电源树:展示了PMIC输出的电压(V_SYS, V_D1等)如何通过降压转换器(MAX38643)和负载开关(TPS22916)为各个子系统(nRF5340, GAP9, 存储器, IMU等)独立供电。控制路径:标明这些负载开关分别由nRF5340和GAP9的GPIO控制,实现了对每个电源域的精细化管理,是系统实现超低功耗的关键。

aae0be26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5:Android应用软件界面截图

图5由多个手机屏幕截图组成,展示了配套Android应用“BioApp”的主要功能界面。图5A 主屏幕:用户可以选择跳过或查看使用教程,并选择语言。图5B 使用说明:展示了一页具体的设备使用指导。图5C 阻抗以及脱落检测:以图形化方式(如颜色或数值)显示每个电极的接触状态,帮助用户在实验前确保信号质量。图5D 数据流可视化:实时显示采集到的生物信号波形,并提供缩放、滤波(带通、低通、高通、陷波)和ADC增益调节等控制选项。

aaf33556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6:SSVEP分析结果图

图6通过头带实验验证了EEG信号的采集与分析能力。图6(a) NCCA分析:显示了在不同频率(7.5, 11.5, 13.5, 15.5 Hz)视觉刺激下,随着分析窗口时间的增加,NCCA值的变化曲线。所有目标频率的曲线均显著高于基线(灰色虚线),表明在3秒窗口内即可可靠检测到SSVEP响应图6(b)CCA频谱响应:展示了各刺激频率在EEG信号中引发的特定频率功率峰值,这些峰值在目标频率处明显高于相邻频率和静息状态,证明了信号的信噪比和质量足够高。

HUIYING

系统电极设计说明

系统的电极设计注重灵活性、信号质量与穿戴舒适性。ExG 与 EMG 传感板采用 ADS1298 模拟前端,支持单极/双极配置,并通过外部接触检测电路提升信号可靠性(图7、图8)。头带采用 16通道干电极(SoftPulse),分布均匀,参考电极置于前额;EMG 臂带使用干扁平电极与可拉伸电缆,覆盖前臂与上臂多个肌群;胸带则采用被动干片电极,贴附于胸骨两侧。这种多样化的电极设计满足了不同信号类型与身体部位的采集需求。

ab1f5cee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ab3a2a56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7:ExG传感板实物图

ab730e0c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8:ExG传感板系统框图

图8是ExG传感板的电路原理框图。核心:两个ADS1298 AFE,负责16通道信号的调理和模数转换。配置选项:图示了板子支持单电源和双电源两种供电配置,以适应主动式和被动式电极。附加功能:包含了外部接触质量检测电路,用于在使用主动电极时检查电极-皮肤接触阻抗。

HUIYING

临床研究:方法与结果

研究方法:

头带实验:采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(SSVEP)范式,受试者观看不同频率闪烁屏幕,记录EEG信号并使用NCCA方法分析。

臂带实验:执行“取瓶-喝水-放回”动作序列,同步采集EMG与加速度信号。

胸带实验:同步记录ECG与PPG信号,计算脉搏传导时间(PTT)。

研究结果:

头带:在3秒窗口内可稳定检测SSVEP响应,各频率峰值明显高于基线(图6)

臂带:EMG信号清晰捕捉到不同肌群在动作序列中的激活模式,加速度数据准确反映肢体运动图9)。

ab982ff2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9:EMG臂带运动序列测量图

图9呈现了受试者执行“取瓶-喝水-放回”动作序列时,EMG臂带采集到的数据。上部:多条EMG通道的信号曲线,清晰显示了在不同动作阶段(如伸手、抓握、举起、放回),前臂和上臂不同肌肉群的激活与松弛模式。下部:同步记录的加速度信号,准确地捕捉到了肢体运动的动态,特别是在举起和放下瓶子时的加速度变化。

胸带:ECG与PPG信号同步性好,PTT约为220 ms,可用于无创血压估计图10)。

aba892e8-ba2e-11f0-8ce9-92fbcf53809c.png

图10:ECG与PPG同步测量图

图10展示了胸带同步采集的心电图(ECG)和光电容积图(PPG)。ECG信号:清晰显示了QRS波群,特别是明显的R波。PPG信号:显示了典型的脉搏波波形。时间关联:图中标明了从ECG的R波到PPG波形特定点(如峰值)的脉冲传导时间(PTT),约为220ms。这种同步测量为无创血压估计等应用提供了基础。

HUIYING

总结

BioGAP-Ultra 是一款高度模块化、低功耗、支持边缘AI的多模态生理信号采集平台,其在硬件扩展性、信号同步性、端侧处理能力与穿戴舒适性方面均优于现有系统。通过三种可穿戴形态的实证研究,系统在神经监测、肌电识别与心血管参数估计等任务中表现出色。所有硬件与软件均开源,为科研社区提供了可复现、可扩展的研究平台。未来可进一步集成超声、fNIRS等新型传感器,拓展其在医疗健康与人机交互中的应用边界。
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Z-BlogPHP